上司与下属之间距离的拿捏,是一种艺术。一些上司很受下属欢迎,和下属亲如兄弟姐妹,工作以外的接触往来密切。有的主管则公私分明,上班时只跟下属维持工作上的关系,下班走出公司大门便和下属毫无交际。有的主管则是选择性的和某些下属培养私谊,久而久之在下属之间形成远近亲疏之分。所以要决定做怎样的上司,先要知道有怎样的下属。
一般说来,下属可以分为四种:
一、爱上司的批评者,二、不爱上司的批评者,三、爱上司的不批评者,四、不爱上司的不批评者。
第二种下属是为了反对而反对,不管你做什么,他都会反对,但是并没有建设性意见提出来。
第三种下属恰恰相反,是为了支持而支持,不管你做什么,他都不会反对。在组织中,我们不经常见到第二种下属,他们往往很快就被上司开除掉了。但是第三种下属可能很多,因为他们往往能讨得上司的喜欢。
第一种下属尽管最有价值,但是在组织中并不多见,因为往往被误认为第二种下属,因而被冷落、被排挤、被解雇。而第三种下属往往被提拔、被表扬、被重用,所以在组织中,一般是第三种下属过剩,而第一种下属紧缺。
经理人要做这样的上司:保护、鼓励第一种下属,警惕、远离第二种和第三种下属。
上司也有四种:一、爱员工的倾听者,二、不爱员工的倾听者,三、爱员工的不倾听者,四、 不爱员工的不倾听者。赫鲁晓夫当时选择了做第四种下属,因为斯大林是第四种上司。
第一种上司是理想的领导,也是四种上司中唯一能够认清四种下属并且表彰第一种下属的。第二种上司是实用主义者,如果你的批评意见能够为他带来好处,他也愿意采用。你尽管不会因此得到奖励,但是也许也不会受到惩罚。
第三和第四种上司都听不进去批评,区别在于第三种上司不惩罚批评者,而第四种上司会。在组织中,最为常见的是第三种和第四种上司。
经理人面对第一种上司,可以做第一种下属。面对第二种上司,可以选择做任何一种下属,当然最安全的选择还是第三种。面对第三种上司(老沃森),选择做第三种下属(尼科拉)。面对第四种上司(斯大林),则做第四种下属(赫鲁晓夫)。
显然,除非你遇上了第一种上司,下属最好的选择是不批评。大多数组织的一个悲剧,就是人们即使知道领导是在犯错误,也会听之任之。